蒙古國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梯號 服務據點 日期 天數 集合地 (*註) 費用 報名狀況 報名截止日 線上報名
1119 Ulaanbaatar‧Gachuurt DR 2023/06/21~06/28 8 台灣 NT$56,000 2023/05/21
當地機場 NT$32,000
1141 Ulaanbaatar‧Gachuurt DR 2023/08/04~08/11 8 台灣 NT$56,000 2023/06/04
當地機場 NT$32,000
1148 Erdenet‧Govil 2023/08/16~08/27 12 台灣 NT$60,000 2023/06/16
當地機場 NT$36,000

▲梯隊費用說明|因目前航班行程波動會隨航空公司通知調整(包含日期天數與機票費用),因此2023年上半年機票費用漲跌幅超過10%,機票費用將會進行多退少補作業

 

你所不知道的蒙古國

 

影迷朝聖|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一書中,故事從南宋寧宗慶元五年為背景,全真教道士丘處機因故結識隱居於市的忠良之後郭嘯天及楊鐵心,剛巧郭夫人李萍、楊夫人包惜弱均懷有身孕,丘處機為兩個未出世的孩子分別取名郭靖及楊康。之後因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奸計使得郭楊兩家人遭害,以致李萍懷著身孕一路往北流浪到了大漠,在野外產下一子,最後為當地牧民所救。而在郭靖6歲因捨命保護草原英雄哲別受到大汗鐵木真賞識被帶回軍營,不久又與鐵木真的幼子拖雷結為「安答」(結拜兄弟),從此開始了郭靖一生傳奇的故事。金庸在整部小說中描繪著大漠場景,草原上奔馳的駿馬、翱翔於蒼天的金雕、大雪紛飛的冰凍大地和寸草不生的戈壁大山,就是現今微客設立於蒙古國的服務據點。

 

歷史因素|

自秦朝開始,大漠一詞就經常出現在史書當中,漢武帝曾派遣大將軍衛青將匈奴趕到大漠極寒之地,北魏時期將柔然從漠南逐出,清朝以戈壁沙漠為界,將漠北稱為喀爾喀蒙古,從此將內蒙古和外蒙古分開,直到1921年外蒙古在蘇聯的協助下取得了獨立,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的內陸國家。

在這個終年長達8個月以上的期間,氣溫低於零下攝氏30度的大地上,同時也是亞歐大陸寒流的發源地,可想而知所有的植被都難以生存。每當冬季來臨時,大量的牲畜因寒冬和缺乏食物而死亡,草原上的謠言只要能到城市,就可以獲得好日子的說法在牧民之間流傳著,實際上並非如此,當牧民趕著牛羊馬匹,頂著凜冽寒風到達首都時,往往身上只剩下一件破衣裳,來自草原上住在蒙古敖包的貧民,沿著烏蘭巴托的河谷綿延數百里,身無分文又無一技之長的牧民,最後只能在酒精裡才能得著虛幻的好生活。

在這個年輕的國家裡,成人因酗酒和食物營養攝取不良而早亡,留下來的孤兒在草原上無家可歸,別說是能上學的義務教育,如今連生存都已經是當務之急了。

 

 

微客志工在當地的足跡

 

服務內容|

微客走進漠北草原深處與當地孤兒院合作,除了瞭解當地孤兒的需求與成因,志工們會透過遊戲帶入當地所欠缺的教學課程,協助孤兒院在生活起居上能建立孩子們的自信和安全感之外,同時共同興建院內各項的軟硬體設施,讓孩子們也能擁有一個健全快樂的家園。這些草原上的孩童們現今雖然能獲得政府免費的義務教育,但在歷經70多年受蘇聯政權的影響廢除傳統蒙文,採取俄羅斯式的斯拉夫文字,使得蒙古進入民主歷程才剛剛起步下的教育體系,才預備開始萌芽,加上受限於內陸國家的地理位置,因此大量需要外界的資源。如今因為開放觀光,使得嚮往成吉思汗盛名的國外旅客大批湧入,為此志工的服務特別規劃,藉由英文的學習,教導孩子學習第二外國語,輔導長大成年後的孤兒們,可以在服務據點於首都烏蘭巴托設立的背包客棧,獲得就業學習的機會。透過微客的志工服務讓當地孩童在學習上能變得更加有趣和多樣化,過程中,志工們與當地孩子也帶來更深入的互動相處,讓曾經身為孤兒的孩子們,能在快樂的環境下長大。

生活起居|

服務期間因直接住在當地孤兒院當中,在廣闊的戈壁大漠裡,常見牲畜因轉換牧區而從旁經過,膳食預備亦皆由孤兒院自給自足的食材為主,志工們會分組和孩子們一起下廚烹煮午餐和晚餐,因此常有志工們會特地帶來台灣的料理和孤兒院孩童一同享樂。在孤兒院裡不會特別安排〝走進教室〞上課的時段,因為草原上的孩子在那裡,教室就在那裡,志工們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進廚房幫忙,或是陪孩子們在草原上玩耍,又或者協助一起建設孤兒院裡的設施,若是想帶著孩子一起彩繪圍牆更是不錯的想法。

離開服務據點之後,微客夥伴會在烏蘭巴托市區停留,進行一至兩天的自由活動。大夥們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約好一起去國家公園,騎馬、射箭、大口吃著羊腿肉,體驗成為一名道道地地草原民族的日常生活,或是走一趟充滿著俄式和蒙式融合的建築大街,逛逛協助當地婦女利用皮革製作的公平貿易市集,要不去參訪世界最大成吉思汗的雕像,從它胯下的駿馬頭上眺望整個蒙古大地。

 

 

服務據點的他、她和牠

 

凡是微客蒙古梯隊的夥伴們,在踏進服務據點的第一眼,出現在大家面前的不一定是孩子們,而是在院子裡一群安靜低著頭吃草的馬匹和站立在圍牆上的大鵰。

問起孩子們,院子裡的馬匹和金雕是怎麼來的,幾乎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似乎從開始有孤兒院的時候,它們就一直在這裡生活著,對我們這群來自都市叢林的城市人而言,金庸小說裡描述的大漠模樣就這樣活脫脫出現在大家面前,但對蒙古的孩子來說,牠們的存在似乎就是如此般的理所當然,從小就伴著孩子們長大的馬匹,正像是台灣一般家裡養的狗那樣地習以為常,難怪曾有志工笑著回應說:「原來這裡的馬,就跟我們家裡養的狗沒兩樣」。

對從來沒有騎過馬的我們,蒙古的馬相對地和平許多,閒暇時孩子們會把馬匹趕進一個圍欄裡,為了方便讓我們可以拉著韁繩一躍而上,這時圍牆上直挺挺站著的大鵰,也會跟著振臂高飛,一瞬間就看著牠衝上雲霄,蒙古的金雕是一種比鷹還大隻的猛禽,有些展開雙翅甚至可以超過兩米長,但在孩子的面前,牠們就像是台灣夜市看到幫別人算命,從小籠子鑽出來的小文鳥般的溫馴。

 

預備前往蒙古國(外蒙古)服務的微客志工們,有機會記得給草原上的馬匹一個溫暖的擁抱吧,正如同牠們以溫暖圍繞在那群草原的孤兒們。

 

 

備註:

記得無論是在服務據點的院子裡、在草原上、在國家公園中,那群安詳地各自吃著青草的馬匹,當靠近牠們的時候,請務必從馬的前方走進牠,然後可以輕輕地撫摸馬匹的脖頸和額頭處,可以用輕聲細語的音調跟牠說話,這樣可以讓馬感到安心,絕對切記不可從牠的後面靠近,以免造成馬的緊張,用後腿踢人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