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梯號 服務據點 日期 天數 集合地 (*註) 費用 報名狀況 報名截止日 線上報名
1168 花蓮 ‧ 壽豐 2024/01/22~01/28 7 台灣 NT$8,500 2023/10/31
1177 花蓮 ‧ 豐山 2024/01/22~01/28 7 台灣 NT$8,500 限15-18歲 2023/10/31
1175 雲林 ‧ 宜梧 2024/01/28~02/03 7 台灣 NT$8,500 限年滿18歲報名 2023/10/31
1176 雲林 ‧ 梧南 2024/01/28~02/03 7 台灣 NT$8,500 2023/10/31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

 

影迷朝聖|

對許多人而言,若是談起台灣的第一印象,立刻想到的肯定就是每年跨年晚會舉辦倒數煙火和演唱會的101大樓了,其實這棟排行世界第十二高樓的摩天大廈,只不過是台灣其中一個小小的樣貌。在齊柏林導演的眼中,榮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看見台灣》,帶著我們透過直升機以空中的角度,重新詮釋著這片土地時,卻像是在另一個國度裡,彷彿讓我們突然發現這塊每天習以為常生活所經歷的地方,卻是如此的陌生。

電影《只要我長大》一劇裡,描述著一位行動不便的老師,為著偏鄉部落的孩子開設課輔班,讓孩子們在下課之後,依然有個地方可以獲得溫暖。但即使透過電影的傳遞,對許多生活在城市的人們而言,這些偏遠原鄉的真實故事似乎只存在電影情節中,無論是被稱為台灣後花園的花東原住民地區,或是西部的彰化、雲林和里港農村,就是現今微客設立於台灣的服務據點。

 

歷史因素|

在這個面積不過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島嶼上,從任何一個地方出發,開車三個小時之內就能遇見大山、看見海洋、走過峽谷、越過河川。但這小小的地方,貧富差距高達110倍和教育資源的落差卻是令人無法想像。

雖然在台灣有著超過四萬多間正式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平均算下來幾乎是每平方公里就有超過一家公益團體在台灣各個角落為著不同的議題發聲,特別針對兒童族群的關懷和教育更是選擇比例最多投入的項目,無論是在物質上的供應、權益的爭取、課業的輔導或是生活上的關懷。但因著當地政府治標不治本,大多以買票型的政策補助,使得偏鄉孩子的問題始終沒有真正地被解決,青壯年在自己的家鄉找不到工作,必須前往城市裡打工,家裡留下年邁的長輩照顧幼子,有能力的家庭選擇移居城市,而留在農村和部落的大多是經濟入不敷出的中低收入者,孩子們除了當地政府強制的義務教育外,其他的則一無所有。

 

 

微客志工在當地的足跡

 

服務內容|

微客與當地農村的社區在地組織和部落學校合作,走進台灣各處的偏遠區域,觀察當地孩子需求,帶領志工們規劃並籌備當地所欠缺的教學課程,協助社區的課輔班及學校進行美術、音樂、體育、自然科學、數學、英文等科目的教學輔助課程,這些部落及偏鄉的孩童們因為學校地處徧遠,缺乏教育資源及有別於城市的豐沛師資,加上少子化的嚴重影響,有限的資源缺少學習的多樣化及開拓社會視野的機會,因此規劃各類互動型的內容讓孩子更容易融入學習,同時也教導孩子們探索世界的能力,或透過藝術來繪畫出自己的夢想,並引導如何實踐夢想,同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透過微客的志工服務讓當地孩童在學習上能變得更加有趣和多樣性,過程中,志工們與當地孩子建立了深入的互動相處,讓偏遠隔代教養的孩童一樣也能保有在快樂的環境下獲得求知的權利。

 

生活起居|

服務期間因直接住在當地社區中心宿舍或是學校裡,當村落的孩子上午有時必須前往學校期間,社區組織的社工員便會帶領著志工們,去村子裡的長輩家訪視,這對於出身在都市長大的夥伴們而言,無疑是一次重新認識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卻有著體驗另一個世界般的機會。而這些長輩們總是坐在自己家三合院的門前躺椅上,遠遠看到志工們走來,就興奮地牽著志工們的手,開心咧著少了門牙的嘴笑著,嘰哩咕嚕說著完全聽不懂的部落或當地農村方言,彷彿來到了另一個國家,每回瞧著志工和老人們雞同鴨講,總令人發笑,有時這群老人們在說完自己的故事之後,發現志工們其實聽不太懂,還會大笑著又不厭其煩地再說一次。下午孩子們回來之後,重頭戲才預備開始,部落和農村的孩子,似乎有用不盡的體力,只要課輔班的休息或下課時間,每個志工總會掛著好似數十個的孩子們在身上,或是三兩成群地坐在一起聊天,分享今天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這時才會漸漸體會到這群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孩子們,缺的並不是同樣的便利商店和手機上網速度如此的物質生活,而是沒有人可以陪伴的孤單。

 

 

服務據點的他、她和牠

 

當微客的台灣梯隊才剛踏進服務據點的大門時,迎面而來一位身材中等,髮長至肩,像極了印象中電視鄉土劇裡客串演出的鄰家大嬸,卻在打過招呼之後,才發現這位講話語氣快速卻堅定,做事果斷不拖延的女士,就是深受當地人們愛戴的游數珠校長。

她領著志工們開始介紹服務據點裡每個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時校內組成的棒球隊孩子正暖身地圍著操場跑過她的身邊,游校長居然能喊出每個孩子的名字,甚至提醒著這個孩子記得晚上睡覺時別再踢被子,免得又感冒了、那個孩子因為在家裡幫忙,不小心被菜刀畫破了手指,傷勢痊癒的如何,她細數著校園和社區裡的事情,不僅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大小事瞭如指掌,就連走在村子裡,她都能無誤地喊出每個孩子們的家長,和他們寒暄問安,問候關懷。

除此之外,游校長更是第一位提出應該要讓偏鄉孩子也能像都市孩子一般,擁有出國學習,看見世界的機會,於是她積極地四處為孩子們爭取經費,讓部落嚴重資訊落差的情況,能在她的努力之下,看見孩子們對夢想和未來的希望。

預備前往台灣服務的微客志工們,有機會記得給游校長一個愛的擁抱吧,正如同她以愛擁抱了那群孤單的偏鄉孩子們。

 

備註:

微客除了在梯隊服務期間進入據點,學期間和當地社區組織合作,推動「數位伴讀」計劃,讓每天孩子們在放學之後,依然能有學習各項不同領域的機會,以孩子們事先提出想學習的意見,從微客總部辦公室號召志工擔任烏克麗麗、組裝電子車、新聞主播、英文導覽...等專業課輔老師,以視訊連線的方式一起帶著孩子們翱遊在學習的世界裡。

從計劃推動的那天開始,一到放學時間,孩子們不再流連於網咖或無所事事的亂逛,而是呼朋引伴衝進社區中心的教室,只要總部辦公室透過視訊的這一端,看著他們帶著全付武裝的耳機麥克風就像是太空人在和休士頓塔台對話一樣,孩子們總覺得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甚至有些男生每次一打開視訊就會說:「太空船報告,聽到請回答」的角色扮演。一開始還只是單純地討論功課,慢慢地孩子們開始無話不談地和志工們聊天,透過麥克風可以隱約聽見他們的話題,有人問牙醫系的志工老師想知道拔牙疼不疼,有人想了解大學生活的有趣之處,還有一個小女孩在和志工分享今天被自己的閨密搶走了男朋友而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孩子們說以前下課都不知道還可以去哪裡鬼混,現在每天都早早盼著在螢幕前和大哥哥大姐姐們見面,因為那是一個可以說心事秘密的專屬時刻。

 

據點志工需求年齡:年滿15歲以上(含),無年齡上限,惟台東 ‧ 卑南中梯隊限大學生以上(含)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