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梯號 服務據點 日期 天數 集合地 (*註) 費用 報名狀況 報名截止日 線上報名

尚未開放,請選擇其他服務據點

 

 

 

你所不知道的馬來西亞

 

影迷朝聖|

在金庸小說《碧血劍》一書中,故事敘述明末時期,主角袁承志拜華山派穆人清為師,又因巧遇鐵劍門和金蛇郎君學得一身驚人武功,在七省豪傑的擁戴下成為了武林盟主,協助闖王起義攻破北京,沒想到闖王李自成入城後奸擄燒殺,意興蕭索之下袁承志帶著那幫一起打天下的弟兄們飄流遠赴海外,最後落腳在一個稱為渤泥的國家。雖然小說中的人物多為虛構人物,但渤泥卻真有其國,這個地方就是明朝永樂年間七次下西洋的鄭和,史上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曾經兩次拜訪過的國家,渤泥國王麻那惹家那甚至親赴南京,獻貢明成祖朱棣皇帝。在當時成為海上東西要道的渤泥國,就是現今微客設立於馬來西亞的服務據點。

 

 

歷史因素|

這個位於東南亞,西太平洋上橫跨赤道的婆羅洲,現今分屬於汶萊、印尼和馬來西亞(就是外界俗稱的〝東馬〞)三個國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屬於島嶼地形,而其上有三個國家分治的地區。婆羅洲由於橫跨赤道,加上南海分隔了政治中心和經濟發展快速的西馬來西亞,因地理位置之故使得東馬來西亞,直到如今依然保有著豐富的天然資源和原始的熱帶雨林。

而這個被稱為東馬於婆羅洲的北部領土,面積是全國的六成之大,人口卻僅僅只有兩成而已,當地除了原始的熱帶森林之外,其他的都比不上任何一座西馬來西亞城市的繁華景象。可想而知。在政治、經濟相對弱勢,而以伊斯蘭教為主的馬來西亞,對於基督教的伊班族原住民而言,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過去的數百年來,居住在傳統長屋的伊班族依然在熱帶雨林的叢林裡生活著,以生產黑胡椒和咖啡為主要的農作物,卻常常因為大雨後的水道難行,受困於山林之間,衝擊的不僅只是養家活口的經濟來源和對外的交通,更多的是孩子們的求學之路也因此中斷了。

 

 

微客志工在當地的足跡

 

服務內容|

微客與當地伊班族的社區組織合作,走進周遭的傳統長屋,觀察不同長屋孩子們的需求,配合社區組織的期待,帶領志工們規劃並籌備當地所欠缺的教學課程,協助社區的課輔班進行美術、音樂、體育及中文等科目的教學。由於在500多年前就移居此處的華人,早以深根於此,因此學習中文成為了當地伊班族部落的孩童們,能否走出原始森林的指標之一。

服務過程發現台灣的布農族和東馬的伊班族,在語系的文法和發音極為雷同,因此常有來自台灣布農族的教會團體和當地華人的組織合作,讓地處婆羅洲深山的長屋孩子,在嚴重缺乏教育資源和師資之下,以有限的能力為孩子們漸漸地展開各項的服務多樣化,而大多擔心英文能力的微客志工們,在當地皆能以中文成為良好的溝通管道,因此也多規劃各類互動型的內容讓孩子更容易融入學習,同時也教導孩子們探索世界的能力。透過微客的志工服務讓當地孩童在學習上能變得更加有趣和多樣性,過程中,志工們與當地孩子建立了深入的互動相處,讓東馬少數民族原始叢林的孩童們,一樣也能保有在快樂的環境下獲得求知的權利。

 

生活起居|

服務期間因直接住在當地社區中心,當長屋的孩子有時必須前往學校期間時,社區組織的社工員便會帶領著志工們,去各長屋裡的長輩家訪視,因此常有村民隨手就端出在台灣非常昂貴,卻在這裡處處可見的山竹、紅毛丹、波羅蜜和肉骨茶招待志工們,若是長屋的耆老一時興致來了,便會取出插著五彩老鷹羽毛的頭飾,表演著模擬老鷹飛翔姿勢的伊班族傳統舞蹈與我們同樂,音樂響起之後,那頂頭飾會不停地更換戴上坐在圈子裡的另一個人,就是意味著戴上的人要隨著音樂接續上場跳舞,這對於來自台灣的志工而言,常常生硬的肢體動作總是惹起一陣歡笑。膳食預備亦皆由當地村民以在地食材,享受來自最道地的東馬叢林料理,每天早晨坐在周圍都是晨霧的森林裡,望著層次交疊的山巒,品嚐著當地的白咖啡,彷彿全身都浸沉在滿滿的芬多精中,當假期或下午的時候,從各處返回長屋的孩子出現時,天生就有著好歌喉的伊班族孩子,遠遠地就能聽到他們的歌聲在山谷間繚繞,牽著孩子們的手一同陪他們穿過森林回到長屋裡,晚上則是伴著都市中未曾有過的蟲鳴鳥叫和滿天的星空銀河入眠。

 

 

服務據點的他、她和牠

 

凡是微客馬來西亞梯隊的夥伴們,當走出詩巫機場外時,迎面而來一位五官深邃,皮膚黝黑,壯碩體格,卻滿頭白髮的長者,對方才開口向志工打招呼,這時大夥們總會驚訝地望著他,心想著怎麼會在馬來西亞如此偏遠的地區,卻出現了說話帶有台灣原住民口音的人,原來他就是微客在東馬來西亞地區的合作夥伴乎南笛伴牧師了。

乎南笛伴其實是台灣布農族人,45年前,國中時期的他,就隨著自己的父親走進了這片綿延不絕,每棵大樹幾乎都是超過二十層樓高的原始熱帶雨林中,開始了那段披荊斬棘的宣教師日子,高中畢業後才再度回到台灣就讀大學,體育相關背景的他,當完兵就直接進到校園裡擔任體育老師,這樣恬靜平凡的教師生活一直到他退休。沒想到退休之後的他,卻選擇了一條和大夥們都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他再度回到了曾經是他青少年時期長大的第二故鄉,在那片充滿著高聳叢林,開始了當年和他父親一樣,選擇了另一條人生的道路。

他從教職人員變成了神職人員,將手中的教科書換成了改變心靈的聖經,沒想到再度回到伊班族的部落裡,當年他父親在這裡所做的一切,大大地改變了這個地方,村民們為了感懷他父親的奉獻,還特別立了碑紀念他的父親。

因此當微客的梯隊進到服務據點時,笛伴牧師總是親力親為地打點著全部的事務,因為他明白當微客的服務進到這群伊班族的孩子當中時,就是像當年他父親那樣,把希望和未來一起帶進了那個地方。

 

預備前往馬來西亞服務的微客志工們,有機會記得給笛伴牧師一個關懷的擁抱吧,正如同他以關懷擁抱了那群雨林裡的孩子們。

 

據點志工需求年齡:年滿15歲以上(含),無年齡上限